见缝插绿出门就能吸氧
突出绿色低碳示范
见缝插绿 出门就能吸氧
2015年开发区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9.2%,2016年上半年PM2.5累计浓度同期下降了20.5%开发区的空气越变越好,更重要的是,出门就有公园,处处有绿肺。
今后五年,开发区将以提高城市生态承载能力,扩展市民绿色休闲娱乐空间为出发点,加快南海子公园二期建设。以建立完整的城市生态体系为目标,将森林、绿地、湿地等划入园林绿化生态红线,以提升开发区土地空间绿化效率、扩展城市绿色空间、满足市民步行5分钟可达的要求为目标,在城市中心区新增一批小微公共绿地,做到见缝插绿。
基础设施
超前建设为生态奠基
生态建设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建成城市街心公园、滨河森林公园、X35公园和企业文化公园等生态工程,园区绿化率达到30%以上。接下来的几年里,开发区乘胜追击,又完成万亩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北岸、通惠排干渠河道改造和4000亩绿化造林生态工程。持续实施阳光屋顶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工程,实现园区百万平米厂房屋顶光伏全覆盖,年发电量超过2000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超过2万吨。交通指挥中心投入使用,建成4号公交场站,开通电动微公交接驳线路9条,建成公共充电桩270个,投放分时租赁新能源车1800辆。更新公租自行车1676辆,实现开发区和大兴区范围内车辆通存通取,区内交通智能化、便利化、低碳化水平不断提高。
水源处理
再生水利用进生产一线
谈到生态自然就离不开水,水资源作为环保的要素之一自建区之初便备受重视,而早在2002年,开发区就获批成为全国首家国家工业节水示范园区。十几年来,开发区始终坚持 节流、开源、提质、循环的水资源综合开发道路,为开发区生态园区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
污水处理方面,区内建有三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每天17.5万吨,早期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完成了提级改造工程,出水水质的主要指标由达到国家一级B标准提升到满足地表Ⅳ类水体水质要求,并实现污水百分百处理。再生水利用方面,2008 年9月,开发区核心区再生水厂建成运行,其出水水质堪比自来水水质,可以直接回用于工业生产。2011年开发区东区再生水厂投入运营。截至2015年,区内共建有两座再生水厂,产水能力达到6万吨/天。区内中芯国际、富士康、揖斐电等16家企业签约使用核心区再生水厂提供的高品质再生水,2015年开发区对再生水使用量达到1190.6万吨。
雨水综合利用方面,开发区建成了国际企业大道雨水利用、经开科技园雨水利用等一批值得推广的示范项目,并在推进雨水综合利用配套制度改革,开展城市雨水系统综合利用示范试点,实施数字电视产业园雨水收集利用体系建设。节水方面,区内已有二十多家市级节水型企业,在节水上充分发挥了带头模范作用。
产业布局
高精尖夯实生态之基
开发区一直面临着土地资源异常紧张的局面,所以如何充分地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于开发区而言尤为重要。因此,建区以来,开发区采取了以土地供应计划为先导、以明确项目入区门槛为标准、以土地利用全程监管为手段等多种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后又通过转变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强化工业用地供应导向、加强工业项目批后监管三项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产出最高的效率呢?同时又能促进生态园区的建设呢?开发区将目光瞄准了高端产业,将自身定位为面向国际市场的高端产业园区,以吸引重大项目、龙头企业为重点,着力引进高端、高附加值、高辐射能力,低能耗、低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初步建成了四三三的产业发展格局,即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和汽车制造四大主导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癫痫检查项目文化创意三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科技创新服务业、都市产业三大支撑产业,逐渐形成高端产业集群发展。
另一方面,开发区充分发挥调动了区内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以京东方八代线、中芯国际、京芯半导体等龙头企业为核心,纵向横向延伸产业链,积极引进补链项目,在区内构建了数字电视产业园、微电子产业园、移动硅谷产业园,从而不断完善园区生态工业链网,构建工业共生网络,形成企业间互利共生的局面,促进了整个区域产业的生态化。
数据显示,2015年,开发区每公顷已出让土地平均投资密度达到4840万美元,创造税收1655万元,分别比2010年增加3645万美元和643万元。
能源结构
不断优化促低碳
在生态园区的建设中,开发区不断优化能源结构,从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实现了经济和生态的共赢。2014年3月15日供暖季结束后,开发区周边的最后三家燃煤锅炉供热单位:北京贵园热力有限公司、北京亦庄物业管理中心、北京亦庄三羊供热有限公司开始拆除。开发区管委会出资2.5亿元将三家供热单位原14台共175兆瓦的燃煤锅炉改造建成7台29兆瓦(共203兆瓦)的燃气锅炉。随着改造的完成,也标志着开发区在北京市率先建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
2010年,华润协鑫经过技癫痫病心理治疗术改造与自主研发,投资3000万元建设制冷规模达到5000冷吨的制冷工程,成为北京第一个蒸汽、热水、制冷、发电四联供分布式能源企业,并形成了高效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尤癫痫病小发作预防其是分布式能源项目实现全年24小时工业化供冷,在国内实属典型。
同时,开发区还积极培育可再生能源产业,成为全国首批、北京市唯一一家国家太阳能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共涉及27个项目,总投资达11.79亿元。2011年,华北地区最大的5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在京东方八代线建成并投入使用。 2013年开发区完成总装机容量33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建设,正在积极推进奔驰汽车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厂房工程,未来两年开发区将继续实施阳光屋顶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工程,力争实现园区百万平米厂房屋顶光伏全覆盖,年发电量3600万千瓦时。
节能减排
坚持绿色招商
随着经济的发展,入驻企业的增多,开发区废气排放重点企业的数目也随之增长很快,这使开发区的生态建设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为使这一困境得到解决,开发区大力引导企业实施节能减排,在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监管减排等措施上抓落实,鼓励企业采用先进节能设备和工艺,严格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鼓励企业建立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能源消耗,开展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审核,帮扶企业实施中、高费方案,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同时开发区还建设了在线监控系统,对已入区的企业,开展监督性监测、在线监测、现场检查执法、专项行动,保持环境监管的高压态势。
进入十二五以来,开发区更是加大力度推进氮氧化物减排工作,倡导区内企业开展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其中揖斐电电癫痫发作的急救处理子(北京)有限公司9台共22蒸吨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工程成为全市首家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工程,合计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5吨。在2015年,开发区还积极推进区内热电企业华润协鑫北京热电有限公司的氮氧化物减排工作。
除了对区内现有企业进行不断改造升级外,开发区还加严了对新项目引进的管控,实行源头把控。在对外招商中树立北京亦庄品牌,推行绿色招商,实行污染物总量前置管理,坚持环保一票否决制。本报特别报道组